close





在春暖花開時節,來自牙買加想為貧窮的家鄉蓋一個多功能社區服務中心的邵丹(右邊數來第二位),在校園與新生輔導課的老師和同學們留影。



 JAMAICA (牙買加)     Land of Wood and Water 木頭與水之地




牙買加的國旗


 

能為家鄉做什麼?


 

駱芳美

 



November 28, 2011 06:00 AM | 2172 次 | 0  | 10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上新生輔導課時,我問起國際學生未來的計畫。來自牙買加的邵丹,表明想在家鄉蓋一個多功能的社區服務中心。相較於多數學生追求個人出頭天的夢想,邵丹的回答引起我的好奇。

        期末時,他向我申請教學助理的工作,因其課堂上的優異表現,我同意面試他,從中得知他成長於貧窮鄉村,家鄉裡輟學在家、遊手好閒、藥物濫用者比比皆是。

        他的父母學歷不高,對子女的教育並不重視,但邵丹不服輸,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一流高中。入學後,發現多數學生來自富裕家庭,操著流利的英文,讓出身貧寒及帶有牙買加口音的他,深感自卑與格格不入。

        為找到立足點,便以擅長的田徑爭取加入校隊,從傑出的表現中找到自信,並因出國參賽而增廣見聞。然而遊歷在外,卻讓邵丹看到故鄉的不足,心疼著被貧窮所困而看不到希望的同鄉,他問自己:「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趁著寒暑假,邵丹返鄉教導青少年藝術、球類運動及克服困難的技巧。當學校有特別活動時,邵丹就邀家鄉人參與,吸收新知,並常省下自己的午餐費用,帶鄉親去大快朵頤。然而邵丹越幫忙,就越體會到改善家鄉不只需要愛心,更需要助人的專業,便興起到美國進修心理專業的念頭。

        這個想法遭到家人以無力負擔為由而反對,但抱著希望家鄉的明天會更好的動機,邵丹執意按計畫進行,幸運地獲得入學許可及運動獎學金,工作一年籌措經費後,便來美進修。

        不過,留學生涯並非順遂,頭幾次的考試因不熟悉考試型態而不及格,同學對外國學生的冷淡讓他感到孤單,而學校原所承諾的獎學金因故無法全數供給,更是一大打擊。當我問及邵丹日後的打算時,他意志堅決地說:「這段學習路也許漫長且艱辛,但我要做的是按所訂計畫,全力以赴。」

        如願受聘為教學助理,邵丹積極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也表現突出。除此之外,邵丹努力吸收著新知及適應新文化,並認真地將所學到的每一個新點子,放入建設家鄉的計畫中。秉著精通心理專業以造福鄉梓的承諾,邵丹的成績扶搖直上,在學校的活動中也經常可看到他積極參與的身影與從黝黑的臉龐中盪漾出自信的笑容。

        「不輕易與貧窮環境妥協,願意比別人多一分努力」的信念,鼓舞著邵丹從卑微走向自信;「不讓家鄉同胞成為永遠輸家」的自我期許,引領著他一步一腳印,披荊斬棘努力向前。回鄉建設的夢雖遙,但這不向逆境妥協的生命力,已為邵丹拉拔鄉里的計畫譜出鏗鏘有力的序曲。


原文刊登於世界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nmei 的頭像
    fenmei

    fenmei的部落格

    f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