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無才便是德」!?
─華人歷史與文化課程單元設計(1)
駱芬美
銘傳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
原載於《銘傳大學通識學報第一期》2010.6
摘 要
97學年度起,銘傳大學通識課程人文領域核心課程,「華人歷史與文化」是其中的一門。筆者在課程的設計中,加入了幾個「女性歷史」的單元,包括「纏足風俗」、「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
「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詞的出現,究竟是在什麼時代?其代表的含意為何?一般人皆認為古代女性是無法讀書識字的。論及此,以學生的觀點,還是以「男性」欺壓「女性」為主要的思考點,可見「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詞已經被「污名化」,而實際的情況又是如何?此即是本課程想和學生們繼續思考與探究的動機。
觀照近十年來婦女史的研究成果,似乎與此認知有極大的差異。「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詞是在明末提出的,然明清時期,因著印刷出版業的發達,女性作品出版,產生所謂的「才女文化」,而且還造就了「職業婦女」的出現。
其實,傳統中國社會女性讀書識字其實是由來已久的,為何明末才有「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詞出現,甚而在清朝時還引起爭辯,可能可以如此推論:它出現在才女湧現的明末社會絕不是偶然的。與其說它是一種禁制,不如說是一種感嘆。所以,與其單單用現代的眼光,將「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說看成是對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殺,不如從文化意義和社會背景去研究,也許可以從其中窺見晚清以還中國女性爭取接受教育行動之前奏。
關鍵詞: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歷史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Course Design
Low Fen-mei
Abstract:Since 2008, a cours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has been included as part of the central curriculum of general courses at Min-Chung University. Several units of female history have been added to my course; the topic”Footbinding”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is one of them.
When did the concept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appear in the society? What is the meaning of saying? In general, it seems to indicate that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believed that women were not able to learn. When discussing this concept with students, I found many of them took this idea as a negative sign and believed that it was basically an excuse men used to rule over females. But what is the real meaning behind this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explore the root of the concept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A review of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in female history reveals a big discrepancy between female achievement and the belief that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When this concept was brought forward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some women had published their own articles and were recognized as talented women, even career women, during that time.
In ancient China it was not unusual for some women to have been educated. But why was it not until late in the Ming Dynasty that this concept gained popularity, and why did it become a source of even more argument during the Ching-Dynasty, when some females reached high levels of achievement in the society. This phenomenon may indicate that more lies beneath the concept “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 than just a prohibition of the opportunity for women to be educate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its basis in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rather than simply to see it as a sign of discrimination and underestimation of female intelligence. Further, this may provide us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 right of women to receive education formally was finally recognized.
Keyword:A woman who lacks talent is virtuous、Women's History
1. 前言
1.1「女子無才便是德!?」單元提出的構思
97學年度起,銘傳大學通識課程人文領域核心課程,「華人歷史與文化」是其中的一門。筆者在課程的設計中,加入了幾個「女性歷史」的單元,包括「纏足風俗」、「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
常言道:「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般人皆認為古代女性是無法讀書識字的。但觀照近十年來婦女史的研究成果,似乎與此認知有極大的差異。這些研究極大部份便是對十七世紀以降中國女性(尤其是江南女性)生活的檢討,或者更明確地說,是翻案,是「改寫歷史」。文學研究者努力挖掘並呈現女性作者活躍積極的文學工作,婦女史專家則努力翻轉中國女性受盡壓迫又無能為力的卑微形象,發現她們在特定時空下豐富多彩的生命型態。[1]
那「女子無才便是德!」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提出的一個「說法」?「纏足風俗」、「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所映照出來的古代社會,真的是如此的「妖魔鬼怪」嗎?關於「纏足風俗」的課程設計與討論,筆者曾於去年研討會中報告過[2]。本次即以「女子無才便是德!?」單元為例來報告。
在開始上課之前,為了讓學生們進入狀況,先播放幾個片段的影片-------
大陸導演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有幾句關於女性讀書的對白:
其一、鞏利演的四姨太頌蓮,是個上過洋學堂的學生。老爺子在洞房花燭夜時,說:「把燈舉高一點,把臉抬起來!」。然後說:「洋學生到底是不一樣,好吧!脫衣服睡覺吧!」
(我向學生提問:「讀過書的女人,然後呢?」)
其二、四姨太被三姨太邀請去打牌,三姨太的男性友人問四姨太:「聽說四太太大學沒唸完,為什麼呢?」四姨太回答說:「念書有什麼用,還不是老爺身上的一件衣裳,想穿就穿,想脫就脫呗!」
(我向學生提問:「女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美國好萊塢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3],戲中呈現美國約五0年代女子受教育的觀念,茱莉亞蘿勃茲(Julia Roberts)到威斯理大學擔任藝術史的老師,該校是所謂的「新娘學校」,進大學的目的就是「準備結婚」,學生中一半的同學已婚,已婚的話就不需要上學了。蘿勃茲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的話語,竟被學生說是「挑戰女性的天職」,並為校方所警告。
有一幕是蘿勃茲因著被學生在校中放黑函:「教藝術史的凱薩琳華森老師會決定要向神聖的婚姻挑戰,她顛覆且具政治色彩的教學,鼓勵衛斯里的女孩拒絕這個她們的天職」。在課堂中她激動的對學生說:「這個國家最聰明的女人,我不明白,我要妳們優秀卓越,竟然卻是挑戰妳們的天職,是嗎?是我錯了!下課!」
蘿勃茲問校長:「這些女生,妳以她們為傲嗎?」校長說:「是啊!當然!」蘿勃茲說:「我想妳是應該如此!她們有一半已婚,而另一半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她們來這就是為了這個吧?在有人求婚前,磨耗時間!」校長說:「在一百年前,女人要大學畢業,幾乎是不可能的,妳該看看我們進步了多少?」蘿勃茲回答說:「對不起,但在我看來,根本是原地踏步!」
之後,蘿勃茲很生氣的對她的男同事說:「衛斯理把新娘學校偽裝成一般大學!」男同事問她說:「妳期望什麼?」蘿勃茲說:「我以為我是來教育未來的領袖,不是他們的老婆!」
(同樣身為大學女老師,看到蘿勃茲的生氣與困惑,深有同感!透過劇中的對白,我讓學生,特別是女學生思考:「女生進大學的目的為何?」及期望大學課堂的老師把她們當「未來的領袖」教,還是當「別人的老婆」教!)
Q&A時間
古人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請就課堂上老師所提供的影片與文字資料,加以論述之。並談談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你(妳),特別是身為大學生,正在努力想辦法增加個人知識、專業的女生們,又該如何思考這個價值觀呢?
銘傳大學 學生觀點(96學年度第一學期)
發表人 會計系/王瑋辰
我不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
這個觀點只是傳統社會剝削女性自主生存的能力,男人不讓女人超越自己而有的觀念,不管是早期的西方或東方社會,女人都被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品,女人活著就只是為了婚姻。
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就算頌蓮是個有讀過書的女人,也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被繼母強逼嫁給有錢的陳老爺,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婚後沒過幾天,就因自己念過書(才)而太有主見,不像傳統女性那般順從自己的丈失,重視婦德,而漸漸失寵。有此可知,在傳統社會中女性因讀過書有太多的想法意見,反而不被寵愛。
而在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中,一個前衛的老師到了有著傳統思想、作風保守的女校,學生普遍有著畢業就嫁人的觀念,就算學位再高,畢業也是嫁人,因此不會想在追求的更高的學歷,只想著未來嫁人,要如何服事老公,如何討好老公,以為那就是她們的全部,她們的未來。在影片中老師試圖改變學生的想法,試圖希望他們能追求更高更好的學歷以及未來,但都因傳統現實的觀念而受阻礙不被接受。但他的努力漸漸被學生所接受,而改變了少數學生的想法,學生離開了外遇的婚姻,不再讓自己被束縛於婚姻裡,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來。
在東方社會中,較重視女子的婦德,女子無追求才德的權力,嫁做人婦是女人們的天命,更不可能有選擇婚姻的權利;相較於東方社會,在西方社會中,女人有求學權利,有選擇婚姻的權利。就離婚來說,對東方女性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東方女性就因為沒有才德=沒有了生存的權利,只能被男人壓榨,久而久之,女性就好像只是男人的包袱,就這樣一再的循環,女人只需嫁人不需才能,這個想法就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這句話在現代實在不適合,假如現在還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那女性要如何生存呢?
現在的社會不同於古代,在古代,只要學習女紅,在家相夫教子,不必拋頭露面的工作,那又何必擁有學識、才能呢?以前的父係社會要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等觀念,在當時,女性是沒有自主權的。但在現在,女權意識抬頭,除了先天的生理差別外,其他如:思考、行事....等,皆與男性無差別。更何況,現代女子並不像古代的女子足不出戶,現代一樣要到學校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一樣考高中、大學,也要到社會工作,倘若還停留在以往的觀念,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又要如何生存呢?因此「女子無才便是德'」在現代只會讓女性無法生存。
發表人 財金系/游勝評
從人類演化的觀點來說,男女的演化方向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也許這也是造成全世界普遍重男輕女和男子掌權的原因。
在太古的時候,由於食物的來源不如現代,而且大部分都必須仰賴打獵才能有肉類可供食用,所以這時肌肉較發達取向的男性就變得很重要,而女性由於要撫養小孩並不能像男性一樣可以自由離開巢穴,所以肌肉發達對女性並不是很重要,反之敏銳的觀察力和發達的脂肪就變得很重要,久而久之也許就造就了重男輕女的觀念。
來到了古代,男性很自然就掌有大權,畢竟他們比較受到重視,在這種狀況下掌有大權的人自然很想控制一切,因此便出現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不過這也許是男性比較愛好面子的關係,因為女性在很多方面都很傑出,這也是演化造就必然的結果,所以男性就千方百計的設立的很多的價值觀和規則,以達到控制大局和比女性還要強的心理因素。
發表人 財金系/廖育松
女子無才便是德,也許在古時候的社會是有原因而存在的。以前的社會保守樸實,對於自由戀愛管制甚嚴,婦女並無可選擇對象的權利,並且須遵守三從四德。若是讀書則有思想,有思想就會有意見,有意見就想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那麼必然會與丈夫有衝突。家不和,萬事不興,自然女子有才就不是件好事了。
但現今社會已經轉變,在世界大戰後,由於大量陣亡的勞動力。女子也必須站出來工作,工作則需要擁有相關的知識,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不再成為思想主流。而後來也確實發現了某些行業,女性從事的效率並不比男性來的差,男性不是萬能。但事實上,女性主義沒有辦法迅速發展,我想跟女性本身有關。有些女性抱著守舊觀念,只願維持舊制,這是一大阻力。藉由這次所播出的兩片影片可以觀察,打壓女性主義,女性自己也無法取得共識,實在不應該把過錯全擺在男性身上。如同男人婆、女強人、老處女之類,相對於沙文豬、大男人主義等等,我認為都是過於偏激的形容詞,也是造成隔閡的原因。
以上學生的觀點中,基本上還是以「男性」欺壓「女性」為主要的思考點,可見「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詞已經被「污名化」,而實際的情況又是如何?此即是本課程想和學生們繼續思考與探究的動機。
1.2「『女性』歷史」與「歷史」課程
論及「『女性』歷史」一詞,雖已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稱呼,但按高彥頤教授的解釋,「女性」是一個現代詞彙。「women」一詞是「婦女」呢?還是「女性」?在英文的語境當中,「women」意指在心理或生理上被認知為有同一性的群體。美國學者白露(Tani Barlow)提出,「女性」一詞的發明,為的正是要建構這本來子虛烏有的同一性。白露更引陳宏謀《教女遺規》中一句「夫在家為女,出嫁為婦」,進一步論述在古文的傳統語境中,「婦」與「女」屬於截然不同的認知範疇,它們既沒有同一性,傳統中國也因而沒有「女性/women」這一身份屬性。[4]
高彥頤指出,「女性」一詞既不曾在古籍中出現,支撐它的理念—即性取向、性行為或性存在(sexuality)能界定一個人的社會身份—對古人來說也是陌生的。高彥頤認為在古文的語境中,「婦女」可以專指「已婚的女人」,也可以泛指「婦+女」,涵蓋了「在家」及「出嫁」的女人。[5]
由於「女性」一詞沒有在明清典籍中出現過,高彥頤在《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一書中,所討論關於明末「才女文化」的出現,所依賴的正是一種視「婦」與「女」為同一性別的「女性」意識。在該書討論明清社會的章節中如要指涉後一種廣義的含義,還是盡量沿用「婦女」一詞。不過,高彥頤特別指出,用社會性別分析方法,本身就是現代思維方式的產物,在進行分析時,為了行文方便順暢,仍是用「女性」或「男性」比較恰當。[6]此即為本文仍以「女性」歷史稱之的緣由。
至於,「女性歷史」能否成「史」?高彥頤認為「關鍵在于我們如何界定婦女史的研究對象」[7];美國的婦女史專家曼素恩(Susan Mann)曾明確指出,只要將女性的概念帶入傳統的歷史結構,則不但會改變結構,甚至可能毀滅結構本身。[8]此些問題,本文不擬討論。筆者將「女性歷史」置入本課程,除了基於個人對於該領域的興趣外,更期望透過「性別」的角度,讓學生於歷史的學習有一不同的視野與角度。
1.3「女性是受害者」的觀念及其商榷
談到「女性歷史」,一般皆有「女性是受害者」的觀念,古代的小說與戲劇中更不乏此等角色。受害婦女的文學形象被歷史研究所強化,《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史》作者陳東原就說:「我們婦女生活的歷史,只是一部被摧殘的女性歷史!」他寫書的目的是:「指示出來男尊女卑的觀念是怎樣的施演,女性的摧殘是怎樣的增甚,還壓在現在女性之脊椎上是怎樣的歷史遺蛻!」所以,「請大家看明白這三千年的歷史,究竟是怎樣一個妖魔古怪,然後便知道新生活的趨向了!」[9]
「女性受害」是當代的中國和西方對20世紀以前中國女性的印象,高彥頤指出,悲慘的傳統女性這一種「五四」形象,更被中國國民黨及共產黨的政治運動所強化,意即「婦女解放運動」是新中國的藍圖。其實,「五四」對傳統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和意識形態建構,與其說是「傳統社會」的本質,更是關於20世紀中國現代化的想像藍圖。』而受害女性形象勢不可擋的流行,不但模糊了男、女關係的動力,也模糊了作為中國社會的運種動力。[10]
高彥頤所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書,企圖改寫「五四」史觀。但她並非要捍衛父權制或為儒家傳統辯護,而是強調婦女史必須要放在男、女性別互動的大架構中研究。[11]高彥頤對歷史的重新思考,是通過了解女性是如何生活,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性別關係的互動。再藉此,去掌握一種更真實、更複雜的知識。這知識則是有關中國文化的價值、社會功能和歷史變化本質的。[12]
1.4儒家「三從」與「內、外有別」--明清時期婦女研究觀點之商榷
在《禮記》中,「三從」:「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13]。二十世紀的學者,經常將「從」解釋為妻子對丈夫的無條件服從,並且悲嘆「妻子對丈夫,是人身和精神上的全面依附」。意即,中國的性別體系是建立在強制和蠻橫壓迫基礎上的。[14]高彥頤指出,以上的結論太過簡單且缺少權力關係變化。儒家「三從」與「內、外有別」這一告誡一起,「三從」是儒家社會性別倫理的兩個支柱之一。「三從」這一規範,無疑剝奪了女性的法律人格和獨立的社會身份。但她的個性或主觀性並未被剝奪。表達的是一種企圖,它意味著一個女人在其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由男性家長的職業「階層分工」所決定的。[15]
從「三從」這個概念出發,「三從」的具體要求,是按男性家長的地位區分女人,在實踐層面上,造成士人妻與佃農婦之間無可逾越的差異,各階層的婦女中間並無共同利益。所以高彥頤特別指出,就中國婦女的研究而言,儘管「中國婦女」經常被視作沒有差異的整體,但任何女性史和社會性別史研究,都應是分階層、分地點和分年齡的。[16]
中國社會經常被說成是建立在內、外空間嚴格分離基礎上,女性被定位於「內」,男性被制於「外」。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家庭是在男女分工基礎上運行的,女性被禁止參加科舉考試,因之,她們也就被阻隔於官員任命之外。「內、外有別」理論的確是成立的,然而,「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詞流行於明末至清。高彥頤指出,明末清初社會性別真實互動的實踐,「內、外有別」公式無疑是一種理想規範而已。 [17]以上此二觀點,皆為本單元所特別留意的部份。
[4] 白露(Tani Barlow),《女性的理論化:婦女,國家,家庭》(Theorizing Woman:Funii,Guojia,jiating),載《身體,主體和權力》(Body,Subject and Power),安吉拉‧齊托(Angela Zito)和白露(Tani Barlow)編。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年253-289頁。引文見255頁;(美)高彥頤,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序》。
[8]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胡曉真〈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 ─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之探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