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米希人(Amish)是十八世紀為了追求宗教自由從瑞士山上移民來美國的清教徒,落腳於印地安那州、俄亥俄州與賓州,過著保守與簡樸的生活。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http://worldjournal.com/bookmark/15289094
捕捉永恆的剎那
駱芳美
為了捕捉阿米希人的生命色彩
我與老公決定觸犯禁忌
帶著阿米希人不喜歡的照相機進行實地訪查
心中暗禱
希望多一點阿米希人出現
讓我們不虛此行
轉過幾條高速公路後進入小路
轉入俄亥俄的Kidron這個阿米希村莊
一輛阿米希的典型黑色馬車迎面而來
為我們的旅程啟開了序幕
深入村莊前老公說:「先找個小店歇會兒吧! 」
車未停妥,我就要老公趕忙把車窗搖下來,
因為有一對穿著同款式衣飾的父子正迎面而來。
架好照相機,屏住氣息
此刻一輛轎車突然駛進擋住我的視線
幸好見我失望的眼神,那人即時開走
讓我捕捉到這張畫面
雙手緊牽傳遞著溫情,
而一模一樣的裝扮,
更為「父子情深」下了貼切的註解。
休息片刻後,繼續上路
卻發現靜謐的小村突然塞車了
怎麼回事?
原來阿米希人的馬車也上路了
入境隨俗的,我們將車速慢了下來
從容隨後
但這輛載馬車可沒有那麼好的耐性,找個空檔超車而過
另外兩輛轎車也隨後跟上
但阿米希人對此種情景可能早就思空見慣
就像馬車後面的慢速標誌提醒著:
「匆忙的現代人請先走吧!我們阿米希人不急著趕路!」
無視於現代文明的衝擊
他們自在的隨著馬蹄聲度過每個歲月
不論是老
或是少
除了馬車之外
腳踏車也是阿米希人的代步工具
一路前行 隨處可見
他們在坡道上用力踩著踏板 踏上前路
之後,陸續經過幾間簡單的房舍
仔細一看 居然是學校
不用偉大的建築物,或多麼現代的設備
就這麼一間教室
一到八年級的學生
共用一間教室
一起完成學業
其餘時間或課餘之暇
阿米希的小孩
加入父母生活的行列幫忙農事
或到僅有的 一兩 家商店
學習如何將他們的產品
賣給外來的遊客
不管多少外人進出商店
他們就像停在眾多現代車輛旁的這輛馬車
安分守己的面對既定的前路
倘佯在上帝所賦予他們的好山好水裡
努力辛勤的為生活打拼 簡單享受著生命的美好
當我們正在納悶著
這樣的日子如何過時
這對路過的阿米希人回看了我們一眼
便逕自向前駛去…..
帶著疑問我們來到了阿米希的展示屋
從展示屋裡這些不刻畫臉部表情的娃娃
與阿米希人戴著同式帽子中
找到了答案
也許
當人們不再以追求自我為要務時
要過簡單的生活
就不會太難了!
帶著這樣的體會揮別阿米希的居所
再次見著駕著馬車的阿米希人
對他們在生活上的執著
我們心中多了幾分的敬佩
看著馬車慢慢駛去
漸行漸遠….
謝謝阿米希人以單純的畫面
鋪陳出寧謐而燦爛的舞台
讓我們深深體會到
原來簡單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