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芬美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前篇文章中,我說到,「牽手」這個詞,一直都被認為是來自台灣的平埔族,但翁佳音教授說,其實在十六世紀中至十七世紀初,到海外營生或移民的的福建漳泉族群中,特別是漳州海澄人聚集的菲律賓馬尼拉的社會,早已存在「牽手」作為動詞「結婚」的說法。
而當時之所以用「牽」這個字,多少有以正統中國的禮教文化立場,去差別待遇漳泉人在海外僑居地娶妻的這件事。
而在台灣的漢人移民呢?台灣有句「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諺語。可見漢人祖先移民來台灣後,多數人在台灣娶了原住民女人當妻子,就稱做「牽番婆」。為什麼會「牽番婆」?翁佳音教授說,台灣的「番婆」們在商業交易上,是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東南亞女性那樣強悍,不得而知。但是最現實的原因,應該就是有利漢人進出原住民社會牟利吧(例如鹿皮等)。
(這裏補充一個值得玩味的說法,翁佳音教授說,當時這些台灣的番婆不一定全是台灣原住民。因為在荷蘭、明鄭時代的文獻中,發現當時的中國沿海有許多女人被引誘、被擄掠,然後被販賣來台灣的情況,所以說,台灣祖先中的「番仔媽」,也許包含了這些可憐的女人吧![1])
至於,為什麼「牽手」這個詞,一直是被認定是起源於台灣平埔族?另外,前面所指各地所說的「牽手」,都只是動詞「結婚」的意思,沒有作為名詞「妻子」的用法。而台灣的「牽手」則是有「妻子」的意思。
翁佳音教授就從最初記錄「牽手」的清代文獻中去查考,來釐清這件事:
「牽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番俗〉所記載:「男親送檳榔,女受之,即私焉,謂之「牽手」。自相配,乃聞於父母,置酒飲同社之人,自稱其妻曰「牽手」。漢人對其夫而稱其妻亦曰「牽手」」[2]; 另一份則是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陳文達《鳳山縣志》〈番俗〉記載為:「成配偶,名曰「牽手」。---有不合,不論有無生育,輒出其夫,所有家私則平分焉;番婦復牽手於他番。」[3]
之後,所有有關「牽手」被認定起源於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說法,都是源自於此。讓我們來推敲推敲剛剛那兩份文獻中的含意:
其一、資料中的「牽手」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動詞,結婚,包括嫁、娶。例如「牽手於他番」,這保留了前面所提東南亞世界的用法;二是名詞,如「自稱其妻子曰『牽手』」。(這裏我補充一下,台灣的原住民中,只有《噶瑪蘭廳志》中有記載到稱丈夫為「牽手」的事,其餘都是稱妻子。)
其二、「牽手」在最早出現的《諸羅縣志》中,並未說是番語。但也沒有說是閩南語,這樣的含混就引發了後來的誤解。
關於這一點,翁佳音教授說,《諸羅縣志》的實際編修作陳夢林,和《鳳山縣志》的陳文達,兩人皆屬漳泉語系,對他們來說,區別「閩南語」或「番語」並不是首要之務,反正就是把他們聽到的、知道的,記錄下來就是了。
不過真正造成誤解的,按翁佳音教授的研究,認為是黃叔璥的《番俗六考》,因為這本書廣被後來的清代方志所引用。他記錄台灣南北路原住民的婚喪習俗時,就把「婚姻名曰牽手」「賀新婚名曰描罩佳哩」「番童有意者彈嘴琴逗之,自成一音,名曰突肉」等等。可能是將這些名詞並列,彷彿都是同類,讓人以為都是番語。[4]
至於,黃叔璥為什麼要寫《番俗六考》?黃叔璥是在1722年(康熙朝最後一年)來台灣擔任巡台御史。當時朱一貴反亂事剛結束,中部阿里山水沙連、南部查禮仙反亂還未平。當時在台灣的官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整理漢人和原住民的番界等族群問題。黃氏對原住民是採「同化」的策略,他分別就「居處、飲食、衣飾、器物、婚、喪」六項進行調查,從所收集到的番語音譯後寫出的漢字來看,可以知道,當時參與調查的人,除了地方官之外,就是早就移居台灣,講漳泉話的地方鄉紳人士。[5]
黃氏出身順天大興(今屬北京市),他對於當時台灣在地人所講的話是聽不懂的,他曾說:「郡中(即台灣府,台南府城)鴃舌鳥語,全不知曉。」翁佳音教授論道:台南府是當時台灣政治文化中心,通常是漢族仕紳、商賈階層所居。黃氏卻因自己聽不懂他們所使用的漳泉系的閩南語,而批評說是「鴃舌鳥語」。既然如此,他當然無法清楚分辨出哪些話是「原住民的語言」?哪些話是「閩南語」?[6]
為了釐清「牽手」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語詞的論點的誤解,翁佳音教授在漢人最早也最大量接觸的平埔族西拉雅人所使用的語詞中,根本找不到相關的字彙,所以他說這論點很難成立;或者有人認為可能是出自台灣原住民的源流的「南島語系」,翁佳音教授更是認為不可能。[7]
前面提到,真正造成「牽手」一詞是出自台灣原住民的誤解的,是因寫《番俗六考》的黃叔璥聽不懂當時台灣在地人講的話,所以將「原住民語」與「閩南語」混在一起,而這本書廣被後來的清代方志所引用。
其實不止黃氏,中國古代官員不懂「閩南語」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翁佳音教授舉了一個例子,明朝萬曆年間(約1585年)一位住在蘇州的人士王世懋,被任命為福建提學副使派往福建督察,之後,他對該地的印象與評語是:「自福至泉,鴃舌彌甚,南盡漳海,不啻異域矣。」意思是說,福建省的福州話、泉州話,對於蘇州人來說,已經接近蠻族的語言了。再說到泉州以南到漳州沿海地區,簡直就是外國了。
台灣比起漳泉地區,又隔了海峽,古代的台灣還曾叫做「東番」。對中原人士來說,恐怕更是異域的異域了。(當時漳泉人到南洋、台灣營生,通常都稱為「過番」等)。而清朝那些來到台灣的官員,都需要有「舌人」(翻譯者),或者是靠「筆談」才能溝通。
因此,翁佳音教授認為,清朝這些聽不懂閩南語的人,將「牽手」這一屬於漳泉的閩南語的詞混為原住民語,書寫在文獻上,是可以理解的。[8]
再來,還需要再交代的是,前面提到「牽手」一詞是漳泉語系的漢人在東南亞社會使用的,那是怎樣來到台灣的?
因著明清政府皆實施海禁,致使漢人在東亞水域的貿易優勢,造就了一批批前仆後繼往海上發展的亦「商」亦「寇」亦「盜」的漢人海上勢力。(從明朝萬曆末年至崇禎時代主要的漢人海寇是以來自福建的漳州人和泉州人為主流。[9])當時的海寇,往往會在海外落地,需要人力與財力的支援,因而也帶動了東南邊民移外的潮流)[10]所以說,早在歐洲人進入之前,漢人在東亞水域的散置網,就已經形成了。[11]
這些漢人海寇(海商),如荷蘭人來台前的顏思齊,或者李旦、鄭芝龍等人,都是縱橫於日本、菲律賓、台灣等地,甚至曾以台灣為據點。各地間的語言用詞自然就混合了。
而除了「牽手」這個詞之外,更多我們通常認為是原住民語的「麻豆社」「蕭壠社」「新港社」等名稱,甚至是「台灣」等詞,按翁佳音教授的看法,應該都是漳泉人的習慣用詞。[12]
結語
其一、「牽手」一詞,就文獻紀錄,最早的使用者是菲律賓的漳州人。這一詞分布於十六世紀後半葉以來的東亞世界中,包括台灣與福建漳泉。
其二、翁佳音教授排除了「牽手」是源自台灣原住民的論說,也不認為是出自南島語系。而是主張「牽手」是源自漳泉人在海洋世界與各民族相會過程中所創出的新詞,應是源自漳泉語,但不排除是源自西班牙語Casar/Casarse的可能性。
其三、「牽手」源自台灣原住民論說的誤解,翁佳音教授認定是因清代來台的官員及人士所書寫有關。(這些官員通常是聽不懂漳泉系的閩南語,而將閩南語與原住民語混同)。
其四、「牽手」一詞,原先是動詞,指結婚、婚配。(主要都是使用在海外的婚姻,似有別於明媒正娶的婚姻關係);使用在名詞,稱呼「妻子」的用法,似乎是台灣所特有的。[13]
語言本來就是會隨時間變化的,可以作為觀察歷史變遷的線索。從「牽手」這一詞,在東南亞各地的漳泉語裔社會,與台灣都有同樣的詞,反映出十六世紀中葉以來,漳泉語系族群的海外世界網絡。
其實不止「牽手」這一詞,台灣還有許多的語詞,是超越南島語與荷蘭語。可見,古早的台灣並不是封閉的,除了原住民與荷蘭人,在東亞海域活躍的各路人馬,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日本,以及漳泉語系的人物,彼此都有往來。[14]所以說,探討古早台灣,這樣的認知與思維是必要的。
[14]翁佳音,〈「牽手Khan-chhiu」來看台灣世界史—從台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頁22。
p.s 我曾請僑生回去問家裏的人,是否知道「牽手」的意思,有個來自印尼的僑生,她媽媽的祖籍是福建南安,她說她知道「牽手」這個詞的意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