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史話》福爾摩沙真面貌(之四)明鄭時期兩岸諜對諜...


 


駱芬美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76526



收藏 分享 2013-6-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88| 評論數: 0



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1949年以後才開始。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已然存在。


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兩岸之間存在著諜對諜的政治鬥法。1949年起,陸續有軍人從台灣投誠大陸,拿到獎金。這種台灣和大陸諜對諜、人員投奔對方陣營的戲碼,早在300年前,鄭成功東渡台灣到鄭克塽投降滿清的22年間,就屢見不鮮了。


上下離心間諜易入


1662年趕走荷蘭人後,年僅39歲的鄭成功病逝台灣。鄭經同父異母的弟弟鄭襲繼位為延平王;在廈門的鄭經則拉攏掌握海軍的都督周全斌,以正統自居;位於金門的元老重臣鄭泰(鄭經堂叔)則持觀望態度,傾向與清方談判,甚至提出金門、廈門、台灣3島,比照朝鮮成為朝貢國的辦法。


這時清朝康熙皇帝剛繼位,清朝廷不想開啟戰端,不斷招撫廈門的鄭經;只要他願意剃髮,到北京請降,給予優厚的爵位。


鄭經不想被招降,又擔心自身實力不敵清朝廷武力,於是以準備投降的姿態迷惑清方,並和清朝廷進行談判;同時出兵台灣打敗叔叔鄭襲,之後留下部將黃安掌理台灣,自己回廈門。


回到廈門的鄭經卻面臨被孤立和親信背叛的危機,16643月,鄭經撤退到台灣,建國「東寧」,為保有政權的合法地位並維繫鄭成功舊部屬的向心力,仍繼續尊奉南明桂王的永曆年號,但不再有西征清朝的想法。


清朝廷的招降策略持續進行,以至於跟著鄭經來台的人,3年時間內,1/4的人陸續從澎湖、台灣渡海投降。掌控朝廷大政的鰲拜不放棄武力攻台,命施琅統領水師征剿鄭經;只是前後3次攻打台灣,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


鄭經退到台灣3年後,康熙皇帝開始親政,再度招撫鄭經,面對施琅不斷提出攻台的計畫,康熙不僅未接受,甚至免去施琅福建水師提督的職務。


鄭經對康熙的善意雖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重啟戰端。他仍堅持不剃髮,致力在台灣墾殖,也不騷擾清朝廷,雙方算是相安無事。鄭經來台9年,也是康熙親政6年後,兩岸關係有了戲劇性變化……


因鄭經參加了三藩之亂,提醒了清朝廷,當內部發生變亂時,來自海上的威脅將會伺機而動。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清朝積極招撫鄭經,後來更提出優惠條件:「不必到北京請降,不剃髮,不必稱臣入貢,可以像朝鮮、日本,在台灣發展。」但因鄭經堅持要保有貿易據點海澄,雙方談判破裂。


清朝廷遂命令福建總督姚啟聖加強招撫,在福建漳州開設修來館,只要是從台灣來投降的人,就送華服和金錢。這些招降策略果真奏效,3年間,投降者約有10萬人以上。但隨著投降的人增加,清朝廷財政負擔愈來愈沉重,遂決定以武力徹底解決鄭氏勢力。


鄭經逝世後幼子鄭克塽繼位。這時康熙親政已14年,清朝大臣對台有剿滅與招撫兩派意見,康熙過去主張招撫,這次卻支持剿滅,重新起用施琅出任福建水師提督。關鍵戰役發生在1683年,施琅率領水師,鄭克塽派大將劉國軒,雙方在澎湖展開激烈海戰,清軍大勝。奇怪的是劉國軒是能戰之人,卻在關鍵戰役中打了敗仗,而且由堅決主戰轉為主張投降。


鄭經仍在世時,劉國軒就已被姚啟聖、施琅等人收買,因而改變立場。此外,姚啟聖派遣間諜到鄭軍中從事破壞活動,更在台灣糾聯11個鎮,給予重賞,讓他們做為清軍攻打台灣的內應;姚啟聖相信台灣「上下離心,間諜易入」,會有好效果。


施琅則派遣了心腹到台灣、澎湖遊說親朋故友,要他們謀叛立功。澎湖失守,對台灣更是嚴重的危機。一心一意要投降的劉國軒向鄭克塽分析,既然大勢已去,應該順天意投降。當時,馮錫範主張要「分兵死守」台灣,有人主張攻打菲律賓作為新基業,都遭到劉國軒反對。


在劉國軒堅持下,鄭克塽寫信給施琅表示「知過」,希望留在台灣,但施琅要求必須將台灣人民和土地都收入清朝版圖,否則將誓師決戰。


鄭克塽只好再寫降表,獻出台灣,但希望住在閩南,也請清朝廷優待明室宗親。清朝批准了鄭克塽的請降要求,168310月,施琅的軍隊抵達台南鹿耳門舉行受降儀式;鄭克塽和臣下部屬剃髮。


台灣難攻收買奏效


鄭經十數年來不剃髮的堅持、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願望跟著沉入歷史的河流,台灣從此進入清朝統治時代。施琅在台灣期間,發現「台灣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因而向康熙皇帝報告,清朝廷能得到台灣,是因為劉國軒不顧個人生死所致。


之後鄭克塽住在北京,無法如願留在閩南,明朝遺民與兵丁大多被移往內地,不許留在原地,以免有朝一日再起動亂。為了不讓「反清復明」的民族意識在台灣繼續蔓延,清朝廷統治初期刻意減少人口,台灣因此出現居民稀少的蕭條景象。


300年前的明鄭時期,以及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兩岸對峙的情況下,每當有人「起義來歸」,便大手筆封賞。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一輩,可能難以想像數十年前「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風聲鶴唳,對百姓而言,希望已成回憶的「兩岸諜對諜」,不會重演!(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