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又叫火雞節,美國人在這個節日,以吃火雞感念移民之始印地安人的協助而能在新大陸落地生根。而我的移民之旅也因火雞之緣,逐漸開花結果。
首次與火雞邂逅,是在裝飾美麗的美國人家中。因憐惜留學生異鄉生活的孤寂,熱情的美國接待家庭常會邀約我們一家共度佳節。大大的火雞香味撲鼻,不僅餵飽留學生轆轆的飢腸,慰藉了思鄉的情懷,更從與美國家庭的互動中,學習西方的文化與習俗。雖然我與外子剛開始只能以簡單的單字溝通,但他們認真又耐心地傾聽,增加了我們說英語的信心。而將幼子們視為上賓,加入大人吃筵席的陣容,讓孩子們對感恩節深有好感。就這樣,對異鄉的熟悉感與接待家庭的情誼,隨著年復一年的火雞大餐逐漸增長。只是在喜悅與感恩的領受款待中,我很少去操心這香噴噴的火雞是如何變出來的,更很少想到感恩節也可以是屬於自己的節日。
直到有一天,孩子們問我:「今年的感恩節,可否在家裡自己過?」當時離感恩節仍有一段時日,且基於在台灣過節所需的食品都可從市場上買到現貨的經驗,所以我雖對烤火雞毫無概念,仍然爽快應允。孩子們興奮歡呼,猜著出現在餐桌上的火雞會有多大。
終於感恩節來到,把家裡打掃乾淨,按著在接待家庭吃感恩餐的印象,做了一些應景擺飾。
中午時分,我出發到超市準備買隻火雞回來,走到熟食區,卻被告知訂貨時間已過,再到生食區,也無奈地發現,平常擺滿火雞的架上空空如也,連存貨也沒有了。走投無路之際,我看到架上的烤雞,心想反正都是「雞」,便付錢買了一隻,免得掃孩子們感恩大餐的興。
晚餐時刻,準備就緒,全家人就座,我隆重宣布感恩大餐開始,女兒手拿著照相機,準備為這歷史性的一刻留下珍貴的紀錄。只是當我煞有其事地端出盛在盤子上的「火雞」時,孩子們大失所望地叫了一聲:「媽媽,你把火雞變小了!」所幸說明原委後,孩子們很快釋懷,開心享受家裡的第一頓「火雞」大餐。而此次的經驗提醒我,我的台灣小孩已耳濡目染地熟稔了美國的文化與過節日的禮數,為了讓他們擁有道地的感恩節經驗,我自詡要放下隨意過節的率性,學會烤火雞則是要務。但貼心的女兒搶先一步學會,負起為感恩餐操刀的重任,不必我費心,每年感恩節,正牌火雞準時報到,伴我們歡度佳節。
每逢感恩節日,我便感念旅美初始,接待家庭以火雞傳達關愛,慰藉旅人心懷。感念子女伴我,從小「火雞」開啟感恩餐的始頁起,便將感恩節納入我們家庭生活的一環,入境隨俗地享受火雞、數算一年來的恩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