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學中文的學生,在中秋節到來時,跟其他同學解釋中秋節的意義
吃虧就是占便宜
駱芳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February 13, 2012 06:00 AM | 2809 次 | 0

|
14 
|

|

依約去見院長,他鼓勵我:「學生對你的教學相當滿意,繼續加油!」接過評分表,走入飄著雪的校園裡,回想這趟教學歷程,我的心頓時充滿暖意。
在我教書的大學中,課程安排會先徵詢老師的意願。不過,因為學生滿意度評量是教師保住工作的要件之一,老師們當然以專長又能討好學生的課為優先考慮。
而其中研究法這門課,涉及統計,很多學生感到枯燥、艱難而不愛上,老師們也不愛教。因此,為了安排教課的教師,常讓系主任相當頭痛。
剛到學校執教時,不知其中道理,乖乖接下這門課。以初生之犢的心情,卯足了勁想把一身功夫傳給學生,沒想到學期結束,竟然得了差點不及格的評量分數。
第二學期再教一次,仍不理想。幸好其他課分數不錯,工作得以保住。但經此挫敗,我學會在排課的會議上,像其他同事一樣,對它退避三舍。
未料,會後接獲系主任通知,聲稱這門課相當重要,不能假手兼課老師,所以已呈報上級由我教授,如有異議,請找院長請訴。
不久後,院長又來電,問我可否加開一班,不僅支付超時鐘點費,且時間可以配合我。雖感錯愕,然而長官的信任著實讓我感動,便決定當個聽話的屬下,接下重任。
有了前車之鑑,我深知教法必須改進,而學生對我這個外國老師的接受度更是關鍵。我謹記因材施教原則,並在課後請學生填寫回饋表,即時掌握學習狀況,更將中國文化融入教學中。
例如,有回談到做研究的艱辛與耐力時,我就寫下「忍」字,告訴學生即使一把刀將插到心上,也要耐著性子,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若要鼓勵學生發問,我就以「問」字提醒他們,知識之門是要開口問才能打開的。看到學生從困惑的表情到展開笑顏,點頭示意聽懂時,我就作勢比個老夫子的動作,並引述孔子傳揚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我教學之道的啟發。
沒想到,這樣的例子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幽默的動作更排除了文化隔閡,上課更能專注。之後,每學期我都志願接下這門課,不僅自己越教越起勁,學生的滿意度也節節高升,更省去系主任排課的煩惱。
一位學生告訴我,註冊時我的課已額滿只好排補位,在獲得遞補上通知後興奮異常。另一位學生則因為上我的課而愛上中文,雖然學校沒開中文課,他仍極力爭取以獨立研究的方式與我學習。
想想,若不是當初被趕鴨子上架,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怎能有機會在教學上精進,成為學生口中的良師呢?又怎能揣摩出把中國文化加入教學中的加分效果呢?
原來老祖宗說的「吃虧就是占便宜」,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刊載於
http://worldjournal.com/bookmark/17477392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吃虧就是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