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有沒有刺?
駱芳美
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裡,魚是被公認為相當有營養的食物,也由於地理環境臨近海且養殖業相當發達的緣故,所以在餐桌上,魚是經常出現的一道菜。魚有刺,這是被公認的事實,所以當孩子們吃魚時,父母常會關心的提醒孩子:「小心一點,不要吞下魚刺了。」
來美國後才知道,原來吃魚也可以選擇不面對魚刺的,因為在美國的超級市場買的魚通常魚刺都已經被取掉了。美國的文化重視「預防」,既然早知道魚刺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為了讓人們能較無憂無慮的吃魚,乾脆就事先加以處理,免得有人因怕魚刺而拒魚於千里之外。
不過也因為如此,多數的美國人,包括我自己在美國成長的孩子們,都沒有發展出面對與處理魚刺的能力,喉科醫生也因為較少處理這樣的案例,也就較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每次當我將魚端上桌,尤其是整條魚時,孩子們問的第一個問題一定是:「這魚有沒有刺?」有時雖然再三保證沒有刺,他們仍半信半疑。事實上,我也不太敢貿然讓他們吃有魚刺的魚,因為曾聽說一位同事的女兒,魚刺卡在喉嚨裡,卻因在美國找不到擅長取刺的喉科醫生而大費周章的經驗。
魚有沒有刺? 中西文化對於魚的處理方式也正反映兩方面不同的人生哲學與處事態度。我們的文化訓練我們強力的容忍力與韌性,例如:俗話常說的:「時到時擔當,無米再煮番薯湯」﹝台語﹞或者「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所以不管魚有多少刺,不管前景會出現什麼問題,等魚上桌了或問題來了,我們再面對或處理之。雖然我們也瞭解「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但太重視預防的人,在我們的社會總常會被認為是「太過於緊張」了。
反觀美國文化,可能是由於各方面的科技都較發達,不僅魚刺先被去掉,人們和寵物要定期檢查身體,家裡和公家機構也常有火災或龍捲風來襲的逃難演習。美國也由於地理環境的優勢,天災較少,造就他們「人定勝天」的信心。所以多數的美國人相信只要做好預防性的準備,事到臨頭時,就會像吃無刺的魚排一樣輕鬆。而我們傳統的農業文化,「靠天吃飯」的經驗及常有的颱風地震,可能讓我們在處理各樣事時,對於「運氣」總是多了一層依賴。
身為新一代的移民,處在兩種不同文化之間,不同文化的要求與中英文間不同的語文結構,常會讓自己在文化適應的過程中有迷失感。有人笑自己:「英文還沒完全學會,中文卻開始忘記了。」有人笑我們變得洋氣﹝話語中常會夾雜一些英文﹞、土氣﹝穿著上過度樸實﹞又小氣﹝開支上斤斤計較,沒有減價的東西不買﹞。
當你選擇在另一塊新的土地開展另一個人生時,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時間去適應與發展。在這過程中,也許我們不會完全中化但也不完全西化,但我們卻具備能同時享受有魚刺與無魚刺的吃魚的本事,這何嘗不也是人生的一得呢!
本文登載於2002年2月28日世界日報家園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