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驪歌唱起,艾迪的中文學習必須畫下休止符。他說:「這一年的中文洗禮讓他對中華文化的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熱愛。 」
也許有些在美國成長的華人子弟視上中文學校為苦差事,但我的美國學生艾迪卻極想學中文。
十一歲時學中國武術,師父常一面教,一邊用中文字介紹中國武術的精神,且強調武功不只是拳打腳踢,而是中國文化精髓的表露。他雖一知半解,卻有說不出的好感,暗自希望有機會學中文。
大二那年在研究法的課上碰到我這位華人老師,喚起了他未竟的心願。但學校未開中文課,讓他不得其門而入。升上大四,他想到我這個資源,先徵詢我的意願,並到相關單位請命,終於獲得許可以獨立研究的方式與我修課。
這之前他學過法文與阿拉伯文,法文的字母與英文類似,難不倒他;學阿拉伯文時,看著蚯蚓般的文字以為那已是最難的,但上了中文,才發現阿拉伯文比圖像似的中文字容易掌握得多。且中文的發音與英文截然不同,一下子讓他受到極大的衝擊。第一次上課時,他穿著一件寫著「艱苦奮鬥」的上衣,看他學得皺眉頭時,我便將該成語當作活教材,這時他眼睛亮了起來,興致勃勃地學著,還說會「艱苦奮鬥」地學下去。
這門課我從數字開始教起,並適時將字音符號加進去,然後介紹日期的說法。因已漸熟悉注音,而星期與月份的稱法又是以數字為名,較易觸類旁通,幾堂課後他已能說出自己及家人的出生年月日。
中秋節來到,我趁機教他有關的字句與習俗,並邀請他到我泛文化的班上介紹與展示該節日的寫法。為求有好的表現,他用心地學著,到班上講解時有模有樣,讓同學們十分羨慕。除了節日外,每次上課時的天氣,或他身邊遇到的瑣事,都被我納入教材。開學初,我送他一本台灣小學生用的中文簿,每學一個新字他都把它記下來。一學期下來,整本寫得滿滿的,讓他好不驕傲。
第二學期,他又向學校爭取上進階班,並將學過的字製成字卡,所以上課時我們常以玩撲克牌的方式練習造詞或造句,或介紹新字。例如將「上」「下」兩字合起來介紹「卡」字;要他寫三個「木」字,然後兩張合併變成「林」,三張合併變成「森」。有次他想造「法文」這個詞卻拼成「文法」時,我告訴他那個詞沒錯,只是意思有別而已。這樣的學習方式,讓課程變得活潑起來,也讓他對中文更加好奇。
隨著驪歌唱起,艾迪對中文學習仍欲罷不能,卻必須畫下休止符。未來再學習或使用中文的機會雖仍未定數,這一年的中文洗禮讓他對中華文化的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熱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