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被當卻讓國欣的學業路上峰迴路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小到大,他很少花心思在課業上。大三那年接觸到幾個香港人,聽到他們流利的英文讓他體會到學習英語的重要,徵得父母同意辦休學,到美國大學從語言學校讀起。
入學後即申請外國室友並參加各項活動,但英文進步有限,第一學期被金教授當掉。第二學期在學校打工,與美國室友勤練英文,語感上強化了許多,補修通過,英文測試成績也突飛猛進,但金教授沒讓他跳級。第三學期又碰到金教授,學習上更加謹慎,且定期與教授做讀書討論。雖然如此,仍然被當。第四學期跟金教授重修該課通過;而另一門課期中考成績是C,期末考需交一份報告。為求通過他搜集很多資料,報告寫好請美國室友指正多次,結果學期成績是D,在語文班算不及格,便找教授理論。教授說再上一次好拉高英文水平,但他聽不下去,吵得極凶,教授差點要報警。
幾日後收到退學的警告信,他慌了。「以前天塌下來好像都有人頂著,現在誰來幫我呢?」望著外面下著的三級大雪,心情掉入冰寒地凍的谷底。睡不著便上網,無意中看到一位母親的緊急求救信,說兒子是本校新生,在機場等一天無人接機。到機場要開兩個鐘頭又下著大雪,但他惦念為人母的焦慮及該生受困的心境,便同意前往。未料車子爆胎,幸有人停下來幫他打電話求助,他的車才被拖到加油站換備胎。接機回程時碰到紅燈踩煞車,卻因路滑停不住,好在警察瞭解其情況而未罰他。整晚折騰下來雖累人,但助人與被助的溫馨暖化了他的心。體會到人雖不是萬能,人生也不總是順境,但肯面對就有轉圜的可能。
開學了,他走進金教授辦公室致歉,請求協助。「請幫助我」這句話像魔術般的神奇,教授臉上頓時堆滿笑容,首肯全力幫忙,更因此激發了他的學習動力。每次上課他認真地預習與複習,對作業與考試全力以赴,金教授常適時指正他,因而屢獲佳績,讓教授對他刮目相看。偶而出錯,教授還半信半疑地說:「你成績這麼好怎麼會犯這個錯呢?」學期結束拿到B,解除被退學的警訊。教授鼓勵他再去修一門更難的課,他寫作功力加級,學習路上更能得心應手。
「從小為父母讀書,不知所學何用。現在終於從霧中走出,瞭解了學習的意義。」這樣的體會鼓舞著他拿到學士後,進入研究所,並計畫考金融師執照。聽了他的故事,提醒我「玉不諑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的古訓,但他補充道:「關鍵是在於願不願意虛心的交出自己接受磨練與雕琢。」「很痛,但卻是值得的。」